前中国民航运输市场准入的行政性障碍比较多、票价机制的不完善等限制了民航业的发展。进一步放宽非公有经济进入民航业的范围和深度、完善民航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主动适应民航运输业的全球化和自由化,将是民航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来源。
仅3年行业一落千丈
内地5大航空公司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海南航空、上海航空,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下,交出了一份总亏损额高达355亿元的“成绩单”,亏损额为全球其它国家两倍。其中,东方航空净亏损140.46亿元,创中国航空史亏损之最。
短短3年,民航业一落千丈,沦落为被拯救者,中国民航业之殇根源何在?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兴无教授说,去年中国民航业亏损的直接原因是油价波动,而中国的航空公司在油价上涨过程中做燃油套期保值战略失误。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速放缓也对航空运输形成重大冲击,雪灾、地震、奥运效应等重大事件,更使中国民航运输生产加速下行。
他说,除民航业外部环境恶化之外,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存在缺陷才是亏损的主因。只不过外部环境好时,会掩盖一些问题,一旦环境恶化经营管理缺陷凸显,便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应付危机。“中国民航业经营不济的根源在于民航市场的发展,落后于整个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郑兴无表示。
郑兴无强调,目前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准入的行政性障碍比较多、票价机制的不完善都限制了民航业的进一步发展。他说,民航长期实行政府直接规制的体制,使国有航空公司基本上是传统企业的科层式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层次多而幅度窄,效率不高。企业在市场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其弊端日益明显:机构臃肿、内控薄弱、等级差别严重、沟通不畅、政企不分仍然是普遍问题。
民航价格机制不合理
民航是迄今为止少数几个还带有与市场经济不相符的计划经济特征的部门,虽然近些年民航大力推进政企分开的改革,但行政对民航企业经营干预仍然过多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民航体制改革本意是改变中国民航业散、乱、差的格局,克服泛行政化的痼疾,但由于是行政力量拉郎配的结果,竞争格局不但没建立起来,反而加剧了市场的不完全。政企不分的根源还在于该产业的企业多元产权关系没有建立、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民航价格机制不合理,价格体系相对僵化。政府在运价、机场收费方面干预过大,市场化的价格决定机制还远远未能形成。目前民航政府部门主要以内部文件和规定作为管理依据,政策本身透明度不高,政策执行程序透明度更低,缺少透明和全面的规制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