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倒逼珠三角产业转移
www.szythy.com   2008-6-14  深圳市运通货运有限公司
嘉宾:

  郭正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

  丁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历年《广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主要撰写人

  萧欣欣:广东省东莞市劳动局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

  1. 更主要的原因是长三角的接单能力超过了珠三角,这也让长三角在拿到订单的时候,会拿出比珠三角更高的工资来吸引工人。

  2. 当地调查显示,仅因工资提高100元,当地就有数百家工厂关闭。竞争力孱弱的现象正说明,珠三角产业转移和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3. 长三角的企业,从老板到管理者,基本上是浙江人。土地都是属于企业自己的。而在珠三角做“三来一补”的企业,老板基本上都是香港的。香港是接订单的中心,投资也是香港的,土地的提供者,是本地一群以租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居民提供的,这些都使珠三角的竞争力逊色于长三角。

  4. 粗略估算,目前由这种产业转移带来的资金流已经达到数百亿元的规模。

  春节刚过,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全线告急。据报道,在福州市刚刚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近6万个农民工岗位乏人问津。2006年,“民工荒”依然难以解决吗?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能否缓解“民工荒”?

  《中国经营报》:回顾2005年珠三角“民工荒”现象,较多的讨论集中在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你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在2006年还会延续吗?

  郭正模:“民工荒”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到现有阶段,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一种反应。虽然珠三角一带的确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用工短缺,但我认为,“民工荒”将有机会得到逐步缓解。

  这种判断基于三点原因:一是劳务输出地的潜在需求与压力;二是“民工荒”地区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带来的新机会;第三是各种因素创造条件的能力。

  从第一点来看,以四川为例,根据人口预测分析,2010年时全省劳动力资源数将比2001年增长7.3%,推算农村劳动力在10年内还将增加近500万。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的规模还有扩大趋势。因此,如果按四川类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去考虑湖南、江西、广西、重庆、贵州等劳务输出省份的劳动力资源供给情况,也存在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压力和动力。

  丁力:去年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工资上,因为长三角的工资普遍比珠三角高出一百到两百块钱。其实比较而言,更主要的原因是长三角的接单能力超过了珠三角,这也让长三角在拿到订单的时候,会拿出比珠三角更高的工资来吸引工人。除此以外,农民工回家务农也是“荒”的原因之一。至于到2006年这种现象是否仍然存在,现在仍难以下判断,因为据了解,现在不少企业都各自找到不同的应对方法。

  萧欣欣:其实最缺民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来一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加工费,因此企业的利润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去赚取。而所谓的“民工荒”,并不是指找不到工人,准确来说应该是结构性的缺工。现在“第二代”的农民工求职者,工资要求普遍在800元~900元,这和以往只有500元~600元的开价有了一段距离。对于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负责人,能腾出多少利润空间来给工人涨工资,这是企业自己的选择。但如果企业无力承受这个价格,自然招不到工人。

  《中国经营报》:为什么说长三角的接单能力超过珠三角?珠三角的企业对于和长三角的工资差距,是进行了及时的填补还是维持不变呢?

  丁力:长三角的企业,从老板到管理者,基本上是浙江人。土地都是属于企业自己的。而在珠三角做“三来一补”的企业,老板基本上都是香港的。香港是接订单的中心,投资也是香港的,土地的提供者,是本地一群以租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居民提供的,这些都使珠三角的竞争力逊色于长三角。

  郭正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最终要落脚到珠三角传统加工业需要产业转移和转型的问题。以广东东莞为例,为缓解用工短缺,2005年3月起,当地每月基本工资从460元调高到570元,涨幅超过20%。但没想到,当地调查显示,仅因工资提高100元,当地就有数百家工厂关闭。竞争力孱弱的现象正说明,珠三角产业转移和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产业转移和转型之后,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技能型的员工,其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再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能够为务工者提供相对较好的收入和权益保障。而国家正在全国大力推进的阳光工程,正好契合了产业转型后的珠三角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事实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它将逐渐迫使珠三角地区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

  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转型工作已经开始。传统的“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从珠三角地区逐渐向经济发展较慢的粤北及广东两翼地区渗透。同时,内陆各省也开始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比如,一部分鞋厂开始将鞋面部分的加工转移到湖南、江西等省份,因为鞋面加工受劳动力的影响最大。江西省信丰县在最近两年引进的16亿元内资中,七成以上来自珠三角地区。粗略估算,目前由这种产业转移带来的资金流已经达到数百亿元的规模。而在新的产业形成的过程中,将为内陆省份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提供相对更优的就业机会和环境。

  《中国经营报》:面对这种情况,珠三角的企业应如何提升竞争优势?其他地区能够做些什么工作帮助缓解民工荒?

  丁力:根据我们几年来的跟踪和调研,总结出发展外源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有着极大的隐患。建议应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养自己的企业,因为内源经济的底蕴决定着发展后劲。

  郭正模:泛珠地区政府间的良好合作也能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事实上在已经开展了两年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劳务输入地的广东与劳务输出地的湘赣云贵川围绕“民工荒”展开了积极的对话。泛珠各方签订了《泛珠三角九省区劳务合作协议》和《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联席会议章程》,并确认举办了泛珠三角9省区劳务合作洽谈暨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达成职业资格互认等共识。如果进展顺利,在三年后,珠三角的“民工荒”有望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

Copyright @ 2006-2010 深圳市运通货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09973号 物流企划与IT基础信息化服务商:新流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龟山路八号明华国际会议中心C座1203室 电话: 0755-26810985 26810986 传真: 0755-268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