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行业第一个全国性听证会——“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14日将在北京举行。听证会召开之前,记者电话采访了听证会部分投保人代表、社会公众代表、专家协会代表和旁听人员,了解到他们作为普通百姓对于交强险的关注、他们与交强险之间的故事以及对听证会的期待。投保人代表:“我们应该有知情权” 听证代表半数以上来自投保人一方,共12席,他们都是自愿报名、抽签产生的,听证会上将履行的职责是对听证申请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出的“交强险费率方案”进行质询和辩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投保人代表除了认为交强险保费过高、保额过低外,还认为交强险存在一些制度缺陷。
个人投保人代表、空军北京军械修理厂的袁方认为,交强险还没有形成对投保人利益的保障机制,消费者不知道保险公司各项花费是否合理,“交强险不是商业险,我们没有买与不买的选择,理所应当有知情权和表决权。”来自广东的工程师郑宗晖对保险公司交强险的经营情况尤为关注,“应该公开费率制定过程,不能让保险公司赚这个钱。” 来自河北黄骅市的单位投保人代表魏文涛表示,对交强险第一年费率厘定的透明度问题以及是否符合法律程序有疑问。不过他对此次上提保额、下调费率的初步方案较为满意:“我们单位的车型是特种车一,按照调整后的方案,每辆车可省2000多元保费。”
受访的投保人代表普遍认为“财产无责赔付”应尽快取消,“别人撞了我,我没责任反而要赔钱给他”太没道理。来自北京首钢汽运公司的单位投保人代表刘旭升说,“交强险对财产损失实行无责赔付的确不合理,可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还没修改好,谈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正因为如此,他感觉听证会在此时召开有些不合时宜。
受访者均对保监会召开费率调整听证会这一做法表示肯定。来自江苏无锡的张亦涛代表说,“保监会就费率调整举行听证,听取民意,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社会公众代表:“交强险要真正提高承保面” 社会公众作为道路通行者是交强险保障的对象,此次听证会报名最踊跃的正是这一群体,抽签中其“中签率”最低。山西襄汾县的中学教师曹建军就是4位社会公众代表之一,他对交强险有着特殊的期许。据悉,曹建军的舅舅曾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受害者,肇事司机在法院宣判后却表示没有能力赔付,“所以我希望交强险制度能够真正在各地执行起来。”在他看来,交强险关键是保额要高,例如提高到十几万、二十万元,不仅可减轻肇事司机的经济负担,而且一部分投保人就可以不用补充商业险了。
天津公务员任世杰认为,交强险有关信息的发布过于仓促,他对保监会如何确保交强险和商业险是分开管理单独核算、每年交通事故发生率不一样保险公司怎能保证“不盈不亏”等问题感到迷惑,希望能在听证会上弄清楚。北京一位大学教师章春娥称,“感觉交强险就是抢钱的,对我没有任何帮助”。 专家、协会代表:“交强险是新事物难以一步到位” 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单位的3名协会代表和3名专家代表都是由保监会确定产生的。专家代表、中央财经大学郝演苏教授表示,交强险在中国属于新生事物,由于保险是定价在先、成本核算在后,因此试行一段时间调整一次较为科学,不能指望一步到位。他认为交强险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有一个相对合理稳定的价格。“我在听证会上将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各方观点之间做好一个平衡。”他说。南开大学朱铭来教授也表示,“希望能从学者角度给消费者一个解释,包括交强险应该怎么样、我们现在能做到哪一步、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做哪些改进等等,因为很多都与国情有关。提保额、降保费这个大思路值得肯定,但细节有待进一步探讨。” 协会代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一项新制度只有真正贯彻好、执行好,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会产生弊端。她表示,将在听证会上实事求是地反映交强险存在的问题,将群众的呼声传递给政府部门。
旁听人员:“我们对交强险很关注” 旁听人员来自各地,他们在听证会上只能列席旁听。记者采访的几位旁听人员均表示,“我们对交强险非常关注”、“想在听证会上听听专家的观点”。卢宏伟是湖北广水市人民法院的副院长,每年遇到与交强险有关的案件有四五十件。他认为交强险可将个人风险转嫁给社会承担,达到司法救助的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王洪曾经是一位保险公司基层管理人员,他说,“发生交通事故有人管,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进步。”对于上提保额下调费率,他认为,在物价普遍上涨的形势下,交强险反而更便宜了,这可以督促保险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对行业发展大有裨益。阿地力江是中国政法大学在读博士生,曾经旁听过北京地铁票价听证会。他表示虽然对交强险了解不多,但能认识到交强险目前存在许多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